科普知识

中国传统制瓷原料中最重要的是哪几个?

中国传统瓷器最主要的原料有瓷石、黏土、长石、石英、重太灰、石灰石以及白云石等。瓷石是以石英和绢云母为主体的矿石,呈石块状。古代工匠使用水碓将瓷石击碎,粉碎后的原科要去除杂质礼颗粒,经过淘洗方可使用。

组成黏土的主要矿物右高岭石类、水云母类、叶蜡石等。高岭石是以江西浮梁县的高岭村村名命名的,在有工业价值的黏士中占很大比重。黏土加入适量的水可调成软泥,具有极强的可塑性,经过烈焰高温则会变成具右一足强度的坚硬烧结体。

长石是制瓷原料中的主要助溶剂,它能使瓷器在烧成中不变形,增加透明度和釉的光泽。

石英在传统瓷器制作中用量并不大,由于南方的瓷石中已含有石英,所以一般不用,而北方瓷器的釉中需要加入一足量的石英原料。

草术灰中含有大量的钙,用它制成的釉料,料浆颗粒较粗,施釉性能和黏附性都差。宋代以后,已大量采用草术枝叶烧炼的石灰石制取釉灰的方法制备釉浆。这样既改善了釉浆的细度和黏附性,又保证了成分上的一致性。

白云石能降低烧成温度,增加坯体的透理度,同时它还是瓷釉的重要原料。

我国制瓷所用的天然矿物资源极为丰富且分布广泛。在南方,使用瓷石原料,首先在东汉晚期烧成了青釉瓷器。景德镇自元代开始采用将高岭土加入瓷石中制胎的方法,使瓷器的质量有了更大的改进和提高。北方则以黏土为主要原料配制瓷胎,有些窑厂还配入少量长石及白云石,以促使瓷质致密化。此外,还用黏土、石英加长石、入灰、方解石或白云石等熔剂原料制备瓷釉。


Copyright © 2017. 上林湖越窑遗址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003890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