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知识

匣钵在瓷器烧造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?

匣钵是瓷器焙烧时用来放置坯体并起保护作用的匣状窑具,最早出现于南朝时期,唐代开始普遍使用,匣钵用耐火材料做成,形状随器物的造型而各有不同,一般为筒形或漏斗形,也有呈“M”形、碗形、钵形彩椭圆形等。

匣钵的出现可以说是瓷业装烧技术的一个重大贡献,在此之前,瓷器直接用明火焙烧,因此很容易造成器物表面落渣、烟熏等情况。匣钵的大量使用,使瓷器的质量明显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,烧出了高质量的青瓷和白瓷,如越窑青瓷、邢窑白瓷等,也为宋代各大名窑的出现及后世瓷业的发展准备了工艺条件。

匣钵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:

①防止器物与窑火直接接触,避免明火焙烧时落渣、烟熏等对瓷器造成的不良影响,使瓷器釉面光洁。

②使器物受热均匀,提高质量。

③提高装烧密度,增加产量。

④使器物互相隔离,不致粘连。

Copyright © 2017. 上林湖越窑遗址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0038900号-1